“90后”青年首度問天
10月30日,搭載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九運載火箭在酒泉衛(wèi)星發(fā)射中心點火發(fā)射。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,進入預(yù)定軌道,航天員乘組狀態(tài)良好,發(fā)射取得圓滿成功。新華社發(fā)
10月30日凌晨4時27分,搭載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九運載火箭在酒泉衛(wèi)星發(fā)射中心點火發(fā)射,約10分鐘后,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,進入預(yù)定軌道,航天員乘組狀態(tài)良好,發(fā)射取得圓滿成功。
執(zhí)行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行任務(wù)的航天員乘組由蔡旭哲、宋令東、王浩澤3名航天員組成。其中,航天員宋令東、航天員王浩澤為首次執(zhí)行飛行任務(wù)的“90后”。
這次任務(wù)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進入空間站應(yīng)用與發(fā)展階段的第4次載人飛行任務(wù),是工程立項實施以來的第33次發(fā)射任務(wù),也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543次飛行。
蔡旭哲:僅22個月重返太空
蔡旭哲
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指令長蔡旭哲,中共黨員、碩士學位、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一級航天員。
22個月是蔡旭哲執(zhí)行兩次飛行任務(wù)的間隔時間,刷新了我國航天員重返太空最短用時紀錄。蔡旭哲說,航天員只有兩種狀態(tài)飛行和準備飛行。
2022年6月5日,蔡旭哲作為神十四航天員首次夢圓太空。為了那一天,蔡旭哲等了12年,準備了12年。在軌183天,神十四乘組開創(chuàng)中國載人航天史上多個“首次”——首次實現(xiàn)兩個20噸級航天器在軌交會對接、首次進入問天艙、首次進入夢天艙,首次“太空會師”……這其中,隨著核心艙與問天、夢天艙接裝置安裝完成,三艙艙外搭起一座“天橋”。蔡旭哲通過“天橋”,實現(xiàn)首次跨艙段艙外行走,他的聲音從茫茫宇宙?zhèn)骰乇本骸帮w架南北,天塹變通途?!?/p>
2022年12月3日,神舟十四號返回地球前一天,蔡旭哲在日記里寫道:“舍不得離開”。2024年10月,蔡旭哲再赴天宮前說:“我給自己做了兩個歸零,心理歸零和身體歸零。不管哪一次飛,都當成首次飛。”
這一次,神十九乘組指令長蔡旭哲帶領(lǐng)兩位“90后”航天員一起執(zhí)行任務(wù)。按計劃,他們將完成多次艙外活動,為空間站外部重要點位加裝防護板,操作十幾個機柜近百個實驗項目。為了圓滿完成任務(wù),乘組在地面進行了大量的針對性訓練,蔡旭哲將所有飛天經(jīng)驗傾囊相授兩名年輕隊友。“02操作能力很強,思維靈活?!薄?3理論功底扎實,耐心細心?!辈绦裾苷f。
共同訓練一年多來,乘組擁有了“1+1+1=1”的默契,“我屬龍,他們兩個屬馬,這兩個屬相在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里都有著很好的寓意。”
今年48歲的蔡旭哲,成為航天員已經(jīng)14年了。無論是48年的人生,還是14年的追夢,他最難忘的都是那個瞬間——神十五與神十四乘組在太空會師,6個人緊緊相擁在一起。蔡旭哲將那種感受形容為“無與倫比的幸?!?。蔡旭哲說:“航天員的個人成長,是印刻在國家載人航天事業(yè)的軌跡之上的。我由衷地為偉大祖國感到自豪?!?/p>
宋令東:“90后”航天員圓夢太空
宋令東
神舟十九號航天員宋令東,中共黨員、學士學位、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四級航天員。
初到航天員大隊時,3次飛天的“英雄航天員”聶海勝問:“小伙子,你是哪一年出生的?”宋令東答:“1990年?!薄把?,‘90后’都來了?!?/p>
聶海勝又問:“你父親是哪一年的?”宋令東答:“1963年的。”聶海勝說:“我1964年的。”
那一刻,宋令東感到敬佩,第一批老一輩航天員仍在為飛行時刻準備。那一刻,宋令東也感到遙遠,“90后”什么時候才能飛入太空?
4年后,作為神十九乘組一員,宋令東圓夢太空。夢的開始,緣于他小時候看過的一本書——一個戰(zhàn)士孤守陣地,打退敵人多次進攻,直到打光子彈從陣地里走出來,屹立在山脊之上,敵人才看清,只有他一個人。他說:“我要像那個戰(zhàn)士一樣,做‘守望者’,守家國、望平安?!?/p>
一個人擁有了夢想,便擁有了無限可能。高考后,宋令東參軍入伍,如愿成為一名戰(zhàn)斗機飛行員,駕駛新型戰(zhàn)機翱翔在祖國的藍天,圓滿執(zhí)行多項重大任務(wù),被評為空軍一級飛行員。保家衛(wèi)國的航跡,印證了“守望者”的諾言。
2020年,宋令東通過選拔,成為我國第三批預(yù)備航天員。從入隊到完成考核,2年多的時間要完成八大類上百個科目的訓練。從小,宋令東暈船暈車,剛開始轉(zhuǎn)椅訓練時,身體反應(yīng)很劇烈,“后來我就想,干脆開開心心去、開開心心轉(zhuǎn)?!蓖ㄟ^積極的心理暗示,他不斷調(diào)整狀態(tài),最終完成了所有科目訓練。
胸懷夢想,便無畏千難萬險。入選神十九乘組后,宋令東著重圍繞任務(wù)分工查漏補缺,同科研人員共同推演實驗項目的每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,提高操作可行性。他說:“載人航天事業(yè)凝聚了太多人的心血,希望能夠完美地完成這次任務(wù)。”
作為首批飛向太空的“90后”航天員,宋令東覺得很幸運,是祖國的強大和載人航天事業(yè)的蓬勃發(fā)展給了他圓夢的機遇,“我將不辱使命,不負重托,跑好‘飛天’接力棒,展示好我們‘90后’的形象?!?/p>
王浩澤:中國首位女航天飛行工程師
王浩澤
神舟十九號航天員王浩澤,中共黨員、碩士學位、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四級航天員,笑起來眼睛彎彎,如春風般親和。
10月29日,中國首位女航天飛行工程師、中國第三位女性航天員王浩澤正式亮相,從火箭發(fā)動機設(shè)計員到航天員,從在辦公室設(shè)計系統(tǒng)參數(shù)到乘坐火箭飛向太空,“90后”王浩澤創(chuàng)造了新紀錄。
王浩澤成長過程中,受母親影響最大,“我媽媽一邊干農(nóng)活,一邊自學借來的教材,靠自己考進師范學校改寫命運?!?/p>
傳承了母親的聰明和毅力,高考那年,王浩澤以優(yōu)異的成績考入東南大學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(yè),保研后繼續(xù)攻讀工程物理專業(yè),開始對航天產(chǎn)生了濃厚興趣,最終選擇進入北京航天動力研究所,成為一名航天科技工作者,踏上星辰大海的征途。
讀研時研究等離子爆震,她感到實在太難了。她便問導師:“以后不一定搞科研,為什么要做這么難的題?”導師的回答讓她銘記至今——“不管喜不喜歡,是不是終身的事業(yè),每一件事都要認真去做。就怕你以后遇到了喜歡的事,卻沒有了認真做事的習慣?!?/p>
凡事就怕認真二字。2018年,我國開始第三批預(yù)備航天員選拔,王浩澤闖過重重關(guān)卡,成為中國航天員大隊的一員。之后,是日復(fù)一日、更加嚴苛枯燥的訓練。模擬失重水槽訓練,她總是夠不到腳限位器。同為女航天員的劉洋、王亞平親自傳授經(jīng)驗助她過關(guān);72小時狹小環(huán)境心理適應(yīng)性訓練,她和隊友在門窗緊閉的房子里,保持清醒三天三夜,和生物鐘奮力對抗;48小時沙漠求生訓練,晝夜交替、冷熱相疊,對體力精力都是極限挑戰(zhàn)。
有一晚,她完成訓練后,筋疲力盡地躺在沙漠上,望著亮閃閃像鉆石一樣的滿天繁星,在日記里寫道:“我們現(xiàn)在走的是一條充滿挑戰(zhàn)、人跡罕至的路,但是我愛這條路。如果它荊棘叢生,我們就披荊斬棘;如果它寂寞荒涼,我們就結(jié)伴前行。”
當記者問:“太空生活最期待什么?”王浩澤回答:“圓滿完成每一項任務(wù)?!庇浾咦穯枺骸斑€有嗎?”她笑了:“品嘗一些好吃的太空食品?!?/p>
(資料整理:李建)
還沒有評論,來說兩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