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一段時間,蔣家駿導(dǎo)演、楊旭文和李一桐主演的金庸武俠劇《射雕英雄傳》很是火熱。讓人意外的是,這部劇的主演全都是剛出道的新人,不像其他劇有“小鮮肉”保底,它僅僅靠著金庸先生的原著《射雕英雄傳》就能殺出自己的天地,這不能不歸功于金庸先生原著的影響力和持久力,因為距離他提筆寫下第一個字時已經(jīng)過去了整整六十年。
2017版《射雕英雄傳》海報
六十年過去了,“金庸”二字幾乎已經(jīng)成了武俠的代名詞,甚至在中文通俗小說領(lǐng)域,他也已是很多年的扛鼎人物了。而奠定他宗師地位的就是這部《射雕英雄傳》。
在半個多世紀以來的許多調(diào)查中,《射雕英雄傳》早已是最受歡迎的武俠小說,也許它的內(nèi)涵深度不及后來的《天龍八部》、《笑傲江湖》與《鹿鼎記》,但在知名度上,《射雕英雄傳》和它的主角郭靖、黃蓉卻始終占據(jù)榜首。
得天獨厚的情況下,新版《射雕英雄傳》收視與口碑雙收,而在這時人們才發(fā)現(xiàn),十多年前有一版《射雕英雄傳》,曾經(jīng)被觀眾罵得很慘,它就是2003年由張紀中執(zhí)導(dǎo),李亞鵬、周迅主演的《射雕英雄傳》(以下簡稱“03版《射雕英雄傳》”)。
2003版《射雕英雄傳》海報
但大浪淘沙后,它們必將各自回到該有的位置上。
一、《射雕英雄傳》講了什么?
要知道《射雕英雄傳》講了什么,我們只需要知道金庸塑造郭靖這個人物的用意。
郭靖是金庸小說《射雕英雄傳》的主角。丘處機路過牛家村時,恰逢郭嘯天和楊鐵心的妻子都懷了孕,便替他二人未來的孩子分別取名“郭靖”和“楊康”?!熬缚怠倍秩∽浴熬缚抵異u”,當年金兵到達開封城,擄走了宋徽宗與宋欽宗,這事成了整個宋朝人的切齒之痛。丘處機給兩個孩子如此取名,自然有勉勵二人長大成人后保家衛(wèi)國之意。小說主題也正是這一基調(diào)。
但在很多人眼里,郭靖是個傻子。
金庸為什么要用一個傻子來當主角?其實郭靖不是傻子,而是真正擁有大智慧的人。
1983版《射雕英雄傳》中,黃日華飾演的郭靖。
很多人認為黃蓉看上郭靖簡直不可思議,而郭靖未來的際遇,包括結(jié)識洪七公、與周伯通結(jié)拜等,都是因黃蓉而起;他此生的兩大絕學(xué),降龍十八掌和《武穆遺書》,如若沒有黃蓉那是斷斷無法擁有的。也即,金庸對郭靖過于偏愛,雖然他是傻子卻讓他擁有了天下第一的好運氣。
似乎的確如此,但是黃蓉為什么甘心被郭靖“驅(qū)使”呢?
要知道,黃蓉是黃藥師的獨生女,美貌天下無雙,智慧冠絕群雄。黃藥師更是五行秘術(shù)、奇門遁甲、詩詞歌賦、琴棋書畫無一不精,乃是當時天地間第一等的人。黃蓉自小和父親相依為命,如此心高氣傲的人,即便遇到屈指可數(shù)的歐陽克也不屑一顧,可偏偏死心塌地愛上了傻小子郭靖。
1983版《射雕英雄傳》中,翁美玲飾演的黃蓉。
原因很簡單,作為最高智慧的象征,黃蓉,只能被比她和她父親更厲害的人駕馭。
這個結(jié)論看了會讓人發(fā)笑。誠然,郭靖是個傻子,而黃蓉卻是當世第一聰明的人,不弱于其父,任何人的心思在她心中都無所遁形(直到很多年后出現(xiàn)了另一個第一聰明人楊過),她怎么會甘心被天下第一傻子駕馭?
其實,金庸寫這本書的時候,腦海中的儒家正統(tǒng)價值觀還是極濃的,想想儒家的理想人格,至誠、仁義、寡言、堅定、心系蒼生。
很明顯,郭靖集這些特點于一身。
黃蓉非常聰明,誰有小心思她一看便知,但她遇到的郭靖一丁點小心思都沒有,想什么說什么,從不掩蓋自己。她本來開玩笑說要郭靖送她汗血寶馬,心想再大方郭靖也不會輕易送人,誰料郭靖絲毫沒有猶豫。書中有言:“黃蓉本是隨口開個玩笑,心想他對這匹千載難逢的寶馬愛若性命,自己與他不過萍水相逢,存心是要瞧瞧這老實人如何出口拒絕,哪知他答應(yīng)得豪爽之至,實是大出意外,不禁愕然,心中感激,難以自已,忽然伏在桌上,嗚嗚咽咽地哭了起來。”
要知道,正因黃藥師如此聰明,他在做任何事之前都會去計較一番得失,從而得出事情的最優(yōu)解;而郭靖卻截然相反,他沒有太多或者說沒有雜念,只問該不該,不問能不能。在儒家的觀念里,郭靖的境界高黃藥師許多。
也因此,只有最高人格的象征才能駕馭得了最高智慧的象征。
第十六回《〈九陰真經(jīng)〉》里,周伯通給郭靖講述了他師兄王重陽得到《九陰真經(jīng)》后卻從來不讀不練,而是“把經(jīng)書放入了一只石匣,壓在他打坐的蒲團下面的石板之下”,郭靖很快就領(lǐng)悟了:“正該好好的藏起來,其實燒了更好。我想,王真人要得到經(jīng)書,也不是為了要練其中的功夫,卻是想救普天下的英雄豪杰,教他們免得互相斫殺,大家不得好死?!?
聽了這話的周伯通一改自己的頑童形象,對郭靖正色道:“這道理本來是明白不過的,可是我總想不通。師哥當年說我學(xué)武天資聰明,又是樂此而不疲,可是一來過于著迷,二來少了一副救世濟人的胸懷,就算畢生勤修苦練,終究達不到絕頂之境?!?
這段話正是全書的武學(xué)之眼。它將本書主角郭靖和那個遙不可及的王重陽聯(lián)系在了一起,縱然郭靖武學(xué)低微、資質(zhì)低劣,可他的胸襟氣度已足以和王重陽相媲美。也正因此,兩次華山論劍的主角才分別是王重陽和郭靖。
而金庸在《射雕英雄傳》第三十九回《是非善惡》里,還專門提及了華山論劍的本質(zhì):“那華山在五岳中稱為西岳,古人以五岳比喻五經(jīng),說華山如同《春秋》,主威嚴肅殺,天下名山之中,最是奇險無比。”
何為《春秋》?《春秋》由孔丘修訂而成,幾乎每個句子都暗含褒貶之意,自古以來就是儒家寫史的典范,以《春秋》明志。而金庸在《射雕英雄傳》里將最高武學(xué)爭奪的地方定在華山,又特地言明華山如同《春秋》,那么華山論劍其實就是靠爭奪武學(xué)第一來給江湖塑造一個最高典范的標準。江湖以王重陽為尊,那么王重陽的道德規(guī)范就是標準;若改為歐陽鋒,可就亂套了。
于是在故事最后,郭靖和黃蓉一道走上了襄陽城頭(世紀新修版根據(jù)歷史時間改成了青州)。擔負起抗擊外敵的職責,開啟了新的人生篇章。
第十三章《五湖廢人》中,郭靖和黃蓉泛舟湖上,黃蓉將范蠡怎么助越王勾踐報仇復(fù)國、怎樣功成身退而與西施歸隱于太湖的故事說了,又講述了伍子胥與文種如何分別為吳王、越王所殺。郭靖聽得發(fā)了呆,出了一會兒神,說道:“范蠡當然聰明,但像伍子胥與文種那樣,到死還是為國盡忠,那是更加不易了?!?
這才是金庸通過《射雕英雄傳》最想傳達給讀者的內(nèi)容,郭靖擁有一顆他人誰都比不上的高貴靈魂。金庸在塑造郭靖時將他逐步塑造成了一個完人,這樣的完人叫做“樸人”,是儒家話語體系里最高的道德標準之一。
二、“華山論劍”
現(xiàn)在我們來看看03版《射雕英雄傳》。在談及這一版的時候,勢必會將它與黃日華版、張智霖版、胡歌版及楊旭文版作比較,因此我們不妨“華山論劍”一番。
而在我看來,03版《射雕英雄傳》在許多方面,都是其他各版難以企及的。
第一是場景與道具。
香港的兩版由于場景的限制,草原戲是在大嶼山拍攝的,而很多外景其實是自己搭建的布景,因此從畫面上看,這兩版《射雕英雄傳》給觀眾的感覺較為局促。而在大陸拍攝的三版則都真正去了草原,但草原戲也有高低之分。
胡歌版與楊旭文版《射雕英雄傳》對比。
上圖中的兩版分別是胡歌版與楊旭文版?!渡涞裼⑿蹅鳌繁臼且徊可n涼大氣的武俠劇,可這兩部雖然依然有著草原的實景,卻色調(diào)偏亮,鏡頭縱深感弱,定位偏移成了古裝偶像劇。
03版《射雕英雄傳》截圖
而03版則大放異彩,王瑞導(dǎo)演拍得很是磅礴大氣。在他手中,《射雕英雄傳》的草原戲堪稱是成吉思汗崛起史,令人心潮澎湃。
至于中原戲,很多年前網(wǎng)上就已有朋友指出,這部劇嚴格按照南宋時期宋、金的風土人情、建筑風格搭景,其考究更是其他幾部比不上的,試舉一例——
第二是鏡頭。
近年來有不少“良心劇”,譬如《瑯琊榜》、《好家伙》等,這些劇在播出時都會有朋友指出,它們的畫面唯美,非常符合各種構(gòu)圖規(guī)律,引起網(wǎng)友贊嘆。其實這種構(gòu)圖一直是基本需求,只是在近年來被大量粗制濫造的爛劇給拋棄了,03版《射雕英雄傳》中就有大量類似的空鏡頭。
03版《射雕英雄傳》截圖
此外,由于電視劇成本等原因,很多時候更依賴于劇情和演員,而忽略了鏡頭語言,03版《射雕英雄傳》堪比電影拍攝,譬如下面的畫面就極具震撼力——
03版《射雕英雄傳》截圖
同時,該劇還經(jīng)常在人物對話時采用低機位拍攝,主觀代入感強,給觀眾以穩(wěn)重、浸入的感覺。
03版《射雕英雄傳》截圖
而楊旭文版《射雕英雄傳》中竟然還多次出現(xiàn)轉(zhuǎn)場錯誤、越軸等問題,實在不應(yīng)該。
第三是演員。
我們暫且拋開男女主角,來看看配角們。胡歌版有黃秋生、徐錦江、肖榮生、梁家仁,楊旭文版有苗僑偉、黑子、趙立新、呂良偉,可以看到基本上都在“四絕”上下功夫,但和03版《射雕英雄傳》的眾星云集比起來,那確實是小巫見大巫了。
03版《射雕英雄傳》的配角中,有好幾位國家一級演員,其他的也大都是國家話劇演員,他們加起來獲得的國家級表演獎多達四十多次,比如飾演黃藥師的曹培昌、飾演歐陽鋒的尤勇、飾演一燈大師的王衛(wèi)國、飾演洪七公的孫海英、飾演梅超風的楊麗萍、飾演包惜弱的何晴、飾演楊鐵心的丁海峰、飾演李萍的呂麗萍、飾演柯鎮(zhèn)惡的劉立偉等。而蒙古戲也全部找蒙古人來拍,真正展現(xiàn)了蒙古人的感覺。
周杰飾演的楊康和蔣勤勤飾演的穆念慈。
值得一提的是被很多人詬病的周杰。這些年周杰的口碑不是很好,也因此他飾演的角色往往被人貶低。其實除了爾康和包拯,他飾演的楊康也非常貼合原著。除了外形上可能稍有欠缺,他的演技足以將一個內(nèi)心糾結(jié)的風流紈绔王子的形象充分展現(xiàn)出來。事實上,很多觀眾長大后都在感慨,從沒意識到這三個角色是同一個演員扮演的。
第四是配樂。
給03版《射雕英雄傳》配樂作曲的是趙麟。那時他剛畢業(yè),很多人還擔心他能否擔得起這個工作,畢竟他父親是首屈一指的作曲家趙季平。而趙麟和作詞家易茗的合作,為03版《射雕英雄傳》貢獻出了精妙絕倫的原聲音樂。
電視劇的配樂要能將整部劇的主題容納進去是很困難的,在充斥著大量不知所云的配樂中,這部劇的配樂達到了一個高峰。
《天地都在我心中》以其凌厲蒼茫的特色出現(xiàn)在片頭,立刻就給全劇定下了基調(diào):“千秋霸業(yè),百戰(zhàn)成功,邊聲四起唱大風;一馬奔騰,射雕引弓,天地都在我心中??裆陈啡f里,關(guān)山月朦朧,寂寞高手一時俱無蹤。真情誰與共,生死可相從,大事臨頭向前沖,開心胸。一馬奔騰,射雕引弓,天地都在我心中。”
這首歌前半段著重強調(diào)了歷史厚重感與武俠豪情感,后半段簡簡單單一句話就點明了靖蓉之戀的真諦,在我心中,也只有《難念的經(jīng)》能與之相媲美。
而片尾曲《真情真美》則立足于美好的情感,歌頌了郭黃二人“生,你背著我;死,你背著我”的真情:“愛是多么可貴,貴在有所作為,只要同去同歸,成敗也無所謂?!?
可以說,這兩首歌曲和《射雕英雄傳》的主題極為貼切,而這一版的主題,也是它比其他版本更勝一籌最大的原因。
《射雕英雄傳》的主題往大了說是“治國平天下”,往小了說是“修身齊家”,它本是一部儒家價值觀下的恢弘史詩。
縱觀其他幾版,顯然都更偏重于“世間始終你好”的男女情愛,無一不是俊男靚女,故事更多放在情感糾葛上,失去了對原著的深刻理解。
03版《射雕英雄傳》則可以說是以歷史正劇的態(tài)度在拍。這部劇對場景、道具、服裝的講究是有用意的,它并非只立足于講一個有趣好玩的故事,而是寄希望于這部劇,傳達出“家國天下”的厚重命題。也因此,劇中政治戲、戰(zhàn)爭戲頗多,為此犧牲了很多喜歡看傳奇、武俠、情愛的觀眾。
比如本劇開頭,就通過旁白畫外音引入了南宋末年,蒙古和金國危及南宋朝廷:“歲在庚申,金起于極北,蒙古稱雄大漠,大宋江山已是支離破碎。岳武穆含恨風波亭,韓世忠終老洞庭湖,奸邪當?shù)?,小人橫行。慶元皇帝移都臨安,沉迷酒色,不思靖康之恥,更有兵部尚書王道乾出賣我江南駐防圖,引敵入侵,賣國求榮。一時間百姓流離失所民不聊生,江湖正義之士憤憤拔劍,斬奸除佞,一場拼殺驟然而起?!闭Z調(diào)悲壯、畫面肅殺,開篇就帶觀眾進入到外族入侵的歷史背景中,格局宏大、立意深遠。
03版《射雕英雄傳》截圖
比如對完顏洪烈和楊康父子的塑造。在很多版本中,編劇想表達出人性化的特點,會選擇讓完顏洪烈更加癡情、楊康更加無奈,從而讓觀眾理解和原諒二人,金庸對此曾多次表達過不滿。然而03版卻并沒有這樣,而是在還原的前提下,表現(xiàn)出兩人人格上的低劣。
比如對成吉思汗的批判。本書書名是“射雕英雄傳”,事實上,射雕的除了郭靖還有成吉思汗,而在小說最后,也有郭靖和成吉思汗關(guān)于何為“英雄”的互相詰問。03版《射雕英雄傳》既然拍的是“成吉思汗崛起史”,就不可避免地要拍攝他在壯大自己的過程中的“萬骨枯”。以往諸版對花辣子模屠城的戲份都一帶而過,本劇卻按照原著拍了大量郭靖內(nèi)心的拷問戲,最后直指主題。
看一眼豆瓣評分,黃日華版9.1分、張智霖版8.6分、胡歌版7.2分、楊旭文版8.1分,而03版《射雕英雄傳》卻只有6.5分,竟是各版本中評分最低的。而翻看當年的新聞也能發(fā)現(xiàn),這一版在播出時收獲的罵聲竟然也是最多的。
原因何在?
三、生不逢時
03版《射雕英雄傳》有一個最大的缺陷,這個缺陷足以讓觀眾無視它的所有優(yōu)點。
那就是主角。
主角是一部戲的魂,配角再好,主角不夠好,那它也是有重大缺陷的。本劇的兩個主角分別由李亞鵬和周迅飾演,二人都有自己的局限。
根據(jù)上文所言,郭靖其實是儒家價值觀下所談到的“樸人”,他足夠質(zhì)樸,胸懷坦蕩、從不藏匿,無論是學(xué)武還是和人交流,都沒有那股子聰明勁,也因此,他時常被人認為沒有開竅。
在目前的幾版中,可以說沒有一個演員完全演出了這種神韻:黃日華、張智霖演得過于憨厚而非璞玉一般的樸實;胡歌和楊旭文則偏向偶像化,仿佛是在談情說愛。但李亞鵬卻將郭靖演成了一個智力低下的成年人。
李亞鵬飾演的郭靖。
郭靖可以表現(xiàn)得不夠聰明,也可以表現(xiàn)得大智若愚,但他絕不是弱智。樸人可以融會貫通降龍十八掌與《九陰真經(jīng)》,智障卻沒有先天的學(xué)習能力,連普通人都不及。
李亞鵬在劇中的表演十分呆滯,表情很是僵化,無論是平時板著一張臉,還是笑起來時咧著一張嘴,都脫離原著遠矣。如果說其他幾部的改編雖然偏離了原著但尚且可以自圓其說,那么03版《射雕英雄傳》里李亞鵬的表演著實令人難以信服。
周迅飾演的黃蓉。
至于女主角周迅,雖然表演靈動,形體、眼神都很到位,但聲音卻被詬病很久。周迅的聲音偏中性化,而黃蓉在書中卻“眼珠漆黑,甚是靈動,說的是一口江南口音”。當然,如果說周迅的聲音還無傷大雅的話,那么李亞鵬渾厚的音色則對他的郭靖形象再次造成了破壞。《笑傲江湖》里他扮演的令狐沖還可圈可點,但換成自己的聲音后可以說很不符合原著形象,也不符合電視劇本身的邏輯。
這是全劇最大的致命傷。
除此之外,03版《射雕英雄傳》還有一些情感渲染不到位的細節(jié)。比如全劇最后一場華山論劍,金庸原著中對郭靖、黃藥師、洪七公、歐陽鋒的比武洋洋灑灑了幾千字,但劇中卻只有十幾分鐘,一筆帶過,詳略不當,也是它不夠完美的原因。
同時,本劇共三位導(dǎo)演、四位編劇,有的負責草原戲,有的負責中原部分,有的負責細節(jié),由于協(xié)調(diào)不便,導(dǎo)致最后的成片略有瑕疵,影響觀感。
以上為03版《射雕英雄傳》比較重要的幾個缺陷,不過其播出時遭遇的罵聲并不完全出于自身原因,在此一一予以說明。
第一,本劇的重心由男女之情讓位于天下國家。包括靖蓉之戀也以郭靖的人格塑造為主題。
雖然這樣做更加忠于原著,但觀眾們并不買賬,很多觀眾往往以原先看到的電視版為準,因此,當黃日華版和張智霖版珠玉在前時,大家往往先入為主,認為《射雕英雄傳》的故事本該如此。
1983版《射雕英雄傳》劇照,郭靖、黃蓉。
同樣的情況發(fā)生在張紀中制片的另一部電視劇《西游記》上,很多觀眾以楊潔、六小齡童版的《西游記》為準繩,自然接受不了新版。
事實上,黃日華版和03版的導(dǎo)演組中有同一人,那就是鞠覺亮,他在接受訪談時說:“83版主要以感情戲為主,當時香港的拍攝條件差,只能在棚里拍攝,再大的場面也只是到小樹林里取取景。而內(nèi)地的空間大,融入了武俠片新的概念,但強調(diào)了大處卻把感情戲吃掉不少,因此83版的無法超越主要指感情戲方面。”
2003版《射雕英雄傳》劇照,郭靖、黃蓉。
而另一方面,男女情愛一定比家國大義更有市場,很多受舊版影響的觀眾就是沖著這個緣由來看該劇的。
第二,03版《射雕英雄傳》播出時,同期的電視劇過于耀眼。
和現(xiàn)如今的市場環(huán)境不同,當我們回頭去看本世紀初的電視劇時,會發(fā)現(xiàn)在03版《射雕英雄傳》播出時,一同播出的有《走向共和》《孝莊秘史》《少年天子》《天下糧倉》《記憶的證明》《金粉世家》《似水年華》《我這一輩子》《十八歲的天空》《李衛(wèi)當官》等。就連武俠劇也有蘇有朋版《倚天屠龍記》和胡軍版《天龍八部》,這些劇星光熠熠、太過耀眼。
相比之下,03版《射雕英雄傳》有著如此明顯的缺陷,自然會被罵得個狗血淋頭,成為至今為止豆瓣評分最低的一版。
2017版《射雕英雄傳》劇照,郭靖、黃蓉。
而我們大家都很清楚,在楊旭文版《射雕英雄傳》播出前幾年,剛出現(xiàn)過于正《笑傲江湖》《神雕俠侶》和鐘漢良《天龍八部》這些不及格的武俠劇。同時,《孤芳不自賞》這種絕世“奇葩”劇也出現(xiàn)在熱門劇里。對比之下,這一版自然能讓觀眾看得舒心,口碑也會相對較高。
第三,張紀中制片的電視劇接連口碑失利。
張紀中制片的電視劇往往生不逢時。
李雪健版《水滸傳》在制作時已經(jīng)接近上世紀尾聲,之前的《紅樓夢》《西游記》《三國演義》帶來的名著熱業(yè)已過去。因此,在《水滸傳》播出時遭受了諸多非議,無論是對宋江的塑造還是對劇情的刪減都被罵得不輕,但時間過去近二十年,人們終于開始承認這一版的價值。
張紀中執(zhí)導(dǎo)的《笑傲江湖》劇照
幾年后,張紀中以一元錢的版權(quán)費從金庸手中購得《笑傲江湖》的版本,這是第一次完全由內(nèi)地開拍武俠。大場景、大改編不被觀眾接受,令狐沖早早出場以及岳不群最后的結(jié)局,都在金庸的不滿中引起金迷的大肆反對。也因此,張紀中武俠劇的品牌出手失利了。
結(jié)語 張紀中的武俠劇
從楊旭文版我們看到,金庸武俠劇依然吃香。原因很簡單,市場上缺乏好的本子,有很多文學(xué)作品改編的電視劇,比如張嘉譯版《白鹿原》即將播出,這些劇制作周期長,因此武俠小說就成了熱門選擇。而金庸自己就是編劇出身,《射雕英雄傳》里的《密室療傷》更是舞臺劇風格的寫作,所以只要老老實實按原著拍,肯定不會難看。
張紀中出品的金庸武俠劇有《笑傲江湖》《天龍八部》《射雕英雄傳》《神雕俠侶》《倚天屠龍記》《鹿鼎記》《碧血劍》。這些劇最大的問題往往在主角上,硬件大都不錯,但是李亞鵬、黃曉明、鄧超卻足以影響一部劇的口碑。至于主角選好的《天龍八部》,已被很多人認為是武俠劇的巔峰(當然這是有爭議的),而原著名聲不顯的《碧血劍》則被很多人忽視了。
張紀中版《天龍八部》海報
在這樣有爭議的情況下,提出03版《射雕英雄傳》才是最好的一版,肯定會引起大家的激烈討論,想必大家也不會完全認同。但是有爭議的時候,與其模棱兩可糊弄過去,不如擺明觀點,因此我也在此拋磚引玉了。
【作者孔鯉,微信公眾號“書林齋”(微信號:Kongli1996),微博@孔鯉】
想當年《愛殺17》:逐漸接近黑暗或許才是成長的真相
想當年有一種帥,叫道明寺帥
想當年丨《大明王朝1566》:在史冊里,在人心里
想當年《珠光寶氣》:名利場下暗涌的理想主義來源孔鯉)
還沒有評論,來說兩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