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月19日,在鴻蒙智行技術生態(tài)聯(lián)盟成立一周年的日子,“四界”老總首度合體,亮相央視新聞《中國經濟引力場》直播間,這場三個半小時的直播,單在抖音平臺的觀看人數(shù)就超過1500萬,“四界”不愧是中國汽車圈的流量擔當。
成立三年便躋身新勢力頭部的問界品牌,在直播中率先亮相。
過去三年,問界憑借新M5、新M7和M9三款車型,收獲了超50萬用戶的青睞,不斷打破行業(yè)紀錄,成績斐然,也成為了中國新能源品牌沖擊全球高端市場的排頭兵。
在直播現(xiàn)場,賽力斯集團董事長(創(chuàng)始人)張興海與華為常務董事、終端BG董事長、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回憶了雙方合作中的難忘瞬間,還邀請總臺主持人撒貝寧一同體驗了旗艦車型問界M9。
圓桌環(huán)節(jié),張興海用質樸的語言講述了與華為合作的初心,以及打造問界品牌過程中的困難與壓力、心得和感悟。
在張興海的表述中,沒有夸張的比喻和修辭,只有一顆真誠的心,而他反復提及的兩個關鍵詞,就是“用戶”和“創(chuàng)新”,這或許便是問界“新豪華”成功的發(fā)展密碼。
從不被看好,到一鳴驚人
“張興海董事長是我最早接觸的一位,他身上那種民營企業(yè)家的決斷力,看準方向、敢想敢干的精神,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。”
這是余承東與張興海第一次接觸時,對他留下的印象。2020年底,彼時的華為正在尋求智能汽車作為新業(yè)務板塊的突破口,希望能與車企深度合作,但是與一些車企接觸后吃了閉門羹,這一模式并不被看好。
與此同時,2016年便開始布局高端智能電動汽車領域的賽力斯,已經有了四五年的海外研發(fā)積累,憑借敏銳的直覺,張興海堅信軟件定義汽車是未來方向。
在硬件已經具有優(yōu)質的基礎條件后,他決定找到有軟件優(yōu)勢的科技企業(yè)合作落地自己的發(fā)展方向。
賽力斯和華為可以說是一拍即合,2020年12月雙方高管首次碰面,到2021年2月張興海和余承東便坐到了一起完成了合作簽約,開啟了一場雙向奔赴的合作造車之旅。
面對央視鏡頭,張興海很坦誠地說,最初雙方的合作不被外界看好,“別人看不起、也看不懂我們與華為的合作”,而回過頭來看,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。
主持人現(xiàn)場展示的一張題板上,列出了問界品牌創(chuàng)立至今取得的成績:問界新M7連續(xù)12個月蟬聯(lián)新勢力銷冠,問界M9連續(xù)8個月50萬以上的車型銷冠,問界在中國市場豪華品牌用戶凈推薦值表現(xiàn)排名第一。
國內高端市場,長期以來由傳統(tǒng)豪華品牌掌握話語權,是中國品牌的“無人區(qū)”,而問界這個曾經不被理解、不被看好的新勢力品牌,卻以一己之力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。
今年前三季度,BBA在華銷量皆出現(xiàn)兩位數(shù)跌幅,問界M9不僅蟬聯(lián)50萬元以上銷冠,單車銷量甚至超過了TOP20中其他車型的總和。
在曾經高端車市場的中國品牌“無人區(qū)”,問界用“新豪華”插上了旗幟。
以創(chuàng)新破局的新質生產力代表
最近,國家語言資源監(jiān)測與研究中心揭曉了2024年的年度漢語,“智”、“新質生產力”、“變”、“AI”分別當選年度國內字、國內詞、國際字、國際詞。
如果仔細回顧問界一路走來的歷程,會發(fā)現(xiàn)這四個詞也恰好代表了問界的造車之道。
作為國內“新豪華”智能汽車的先行者,問界依托強大的智能制造和研發(fā)實力,走出了一條智電融合的新豪華發(fā)展之路。
在直播中有幾個有趣的畫面,主持人撒貝寧體驗問界M9后備箱的“山海坐席”時,打趣道,“座椅挺舒服,就是對我這個身高不太友好,墊腳才能夠到。
”張興海沒有被這個突發(fā)狀況難倒,表示M9的空氣懸架支持5檔高度調節(jié)。
尼格買提向語音助手小藝提問,誰是央視最帥主持人時,小藝給出了撒貝寧的答案;他又向小藝“發(fā)難”,提出“把車開到海里”的請求,小藝用“這屬于危險駕駛行為”拒絕了他。
尼格買提感嘆,這對話效果的擬人程度,毫無AI痕跡。
讓主持人感到驚訝的,不只是搭載了HarmonyOS 4系統(tǒng)的鴻蒙座艙,還有HUAWEI ADS 3.0的智駕表現(xiàn)。
張興海和余承東帶領撒貝寧沿著三亞海邊的城市道路兜風,用智駕實現(xiàn)了全程絲滑無接管體驗。
張興海作為30多年駕齡的老司機,現(xiàn)在也極為依賴問界的智駕功能,“我們在重慶經常需要開車去成都,原來3個多小時的路程自駕真的很累,現(xiàn)在用智駕,到成都都覺得不過癮。”
即便是開到川西康定600多公里的復雜路況,90%以上也支持智駕,極大解放了用戶的精力。
再加上智駕解決方案的高適配性,能夠快速遷移到海外市場,張興海透露,如今問界的LCC在國外也能開,不再依賴高精地圖。
智駕不僅解放了用戶的精力,還極大提升了安全性,問界的智駕功能上線至今,累計實現(xiàn)了一百多萬次的緊急剎車輔助,這意味著有一百多萬次可能發(fā)生的交通事故被及時規(guī)避。
目前問界智駕累計里程超10億公里,日均新增智駕里程超500萬公里。張興海將問界用戶的智駕心理總結為三個階段,從“怕開”到“敢開”再到“要開”,“接觸一周后,很多用戶就離不開智駕了。”
技術創(chuàng)新是問界的破局之道,要實現(xiàn)全方位的領先,還離不開完善的智造體系以及供應鏈生態(tài)的助力。
依托賽力斯的三座智慧工廠,通過關鍵工序100%自動化、一體化壓鑄、AI智能實時在線監(jiān)測等技術,為高品質生產和快速交付保駕護航。
在供應鏈方面,賽力斯實現(xiàn)了“集成化”和“集聚化”,一級供應商從300家集成到100家,供應商本地聚集、共同設計、研發(fā)、同步生產,提升了整體的競爭力,高效應對行業(yè)變化。
兩個全心全意
成立不到四年便穩(wěn)居高端新能源市場頭部,問界取得的成績令人羨慕,直播現(xiàn)場,張興海的嘴角始終掛著笑容,主持人問他“車賣得這么好,您是不是晚上做夢都會笑醒?”
張興海卻透露了一個秘密,自己也經常會焦慮,很多時候晚上睡不著,半夜12點還會和余承東電話溝通,尋找思路。
將近四年的合作中,兩家不同文化、不同領域的公司跨界走到一起,困難與挫折在所難免,在張興??磥?,遇到困難并不可怕,“如果沒有挫折,我們也無法走到今天,沒有問界對這片無人區(qū)的探索,也就很難有今天‘四界’同場的局面。”
作為四界之首,問界的“問”字就代表了一種探索精神,敢問路在何方?
中國新能源品牌的沖高之路,沒有現(xiàn)成的范本和參考,唯有獨自求索。這一路很苦,披荊斬棘,九死一生,為了求得真經,必須全力以赴。
張興海直言,與華為合作之初就已經明確了要做高端智能電動汽車的目標,在合作過程中沒有任何顧慮,毫無保留的ALL IN,“我們的初心就是一個目標干到底,一張藍圖畫到底。”
造車三十多年,張興海有自己的原則,就是始終堅持兩個全心全意,一是全心全意地與伙伴合作,二是要全心全意地為用戶服務。
在直播中,張興海反復提及用戶,他說中國品牌做高端不容易,對于新品牌來說更是如此,問界能夠取得今天的成績,他最要感謝的,就是50多萬用戶,“感謝用戶對問界的喜愛,感謝市場對問界的認可,感謝中國的用戶愿意率先體驗智能電動汽車。”
用戶與品牌,永遠是互相成就。作為高端智電品牌,問界的服務體系和補能體系稱得上業(yè)界標桿,為用戶提供星夜延時、返程托運等在內的25項尊享服務。
在全國220多個城市建立了600余家體驗中心和270多家用戶中心,與合作伙伴在300多個城市建設了10萬個充電樁,甚至將補能網絡覆蓋到了珠峰大本營。
問界的付出也得到了用戶的認可,在近期揭曉的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(yè)用戶滿意度指數(shù)(NEV-CACSI)測評中,問界三款車型均獲得了所在細分市場的用戶滿意度第一名,以實力贏得用戶口碑。
結語
在央視的鏡頭下,張興海用一句話概括了問界品牌的精神內核,“敢創(chuàng)敢干敢擔當,創(chuàng)新創(chuàng)新再創(chuàng)新”。
14個字,濃縮了問界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,勇敢、執(zhí)著而堅定地朝著打造中國高端智能電動車品牌的目標,義無反顧、一往無前,始終把創(chuàng)新作為核心競爭力,向下扎根、向上生長,構建起了強大的體系優(yōu)勢。
汽車行業(yè)正在經歷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,給了中國新能源品牌打破固有格局,重塑市場秩序的機遇,把握住這一機遇的問界,創(chuàng)造了令世界為之側目的“中國速度”,成為中國汽車向世界展示智造實力的耀眼名片。
還沒有評論,來說兩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