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者 | 安晶
伊朗“活烈士”蘇萊曼尼死了,死于美軍的定點空襲。
“對于中東的什葉派來說,他是詹姆斯·邦德、隆美爾和Lady Gaga的混合體。對西方而言,他是伊朗伊斯蘭革命衛(wèi)隊‘圣城旅’指揮官,負責出口伊朗伊斯蘭革命、支持恐怖分子、顛覆親西方政府,發(fā)動伊朗的海外戰(zhàn)爭?!?/p>
《時代》周刊在2017年全球最具影響力100人中對伊朗頭號名將蘇萊曼尼做出了如此描述。
被伊朗視為民族英雄的蘇萊曼尼在兩伊戰(zhàn)爭中脫穎而出,伊朗最高領導人哈梅內伊將其譽為“活著的烈士”。作為伊斯蘭革命衛(wèi)隊海外行動的指揮官,“中東諜王”蘇萊曼尼也成為伊朗在中東勢力的象征。
在敘利亞內戰(zhàn)中,蘇萊曼尼為阿薩德政府帶去幫手:黎巴嫩真主黨、伊拉克和阿富汗民兵,還有俄羅斯人。在自敘利亞內戰(zhàn)以來首次對伊朗的訪問中,阿薩德直接與哈梅內伊和蘇萊曼尼會面,伊朗外長扎里夫甚至事先不知情。
在伊拉克打擊“伊斯蘭國”(ISIS)的戰(zhàn)爭中,蘇萊曼尼現(xiàn)身伊拉克北部的阿米里,協(xié)助阿米里成為伊拉克第一個成功抵擋ISIS進攻的城鎮(zhèn)。伊拉克前交通部長曾在致謝詞中說,如果不是蘇萊曼尼,伊拉克政府早就淪為流亡政府。
在2006年的以色列黎巴嫩戰(zhàn)爭中,蘇萊曼尼作為黎巴嫩真主黨的顧問現(xiàn)身戰(zhàn)場;在也門戰(zhàn)爭中,蘇萊曼尼參與了制定支持胡塞武裝的計劃。
對于美國總統(tǒng)特朗普下令美軍炸死蘇萊曼尼的做法,有評論人士將其比喻為“相當于伊朗總統(tǒng)下令暗殺美國務卿蓬佩奧”。哈梅內伊已警告,美國將遭到“強硬報復”。
今后中東局勢將走向何方,中國前駐伊朗大使華黎明為界面新聞做了解讀。
界面新聞:蘇萊曼尼在伊朗是怎樣的存在?
華黎明:蘇萊曼尼在國際上的名聲主要是在最近十年建立的,特別是敘利亞內戰(zhàn)之后。伊朗在敘利亞、伊拉克、也門、黎巴嫩等國的軍事力量都由蘇萊曼尼指揮。
他是一個領導能力很強的司令,深受哈梅內伊器重。西方媒體認為他是哈梅內伊最信任、最得力的干將,也是美國的眼中釘;美國一直想對他采取行動,但沒有找到適當?shù)慕杩?,這次終于找到了。
他的死對伊朗的打擊很大,相當于斬掉了哈梅內伊的一條臂膀。雖然蘇萊曼尼不能跟伊朗總統(tǒng)同日而語,但他是伊朗的實權人物,是伊朗中東政策的主要設計者和指揮者。
界面新聞:特朗普此前一直表示不愿與伊朗開戰(zhàn),各路分析也預測美伊將繼續(xù)進行代理人之間的斗爭。為何這次美國會直接對伊朗頭號將軍出手?
華黎明:從去年5月開始,美國與伊朗沖突升級,多國油輪被炸、美國無人機被擊落、沙特油田遇襲,但特朗普的反應都比較低調,沒有采取直接報復。這一次做出這樣的決定,一方面是美國駐伊拉克使館被圍事件刺激所致,更多則是與美國大選有關。
最近美國駐伊拉克使館被圍的事讓美國人想起了41年前,美國駐伊朗大使館被圍后發(fā)生的德黑蘭人質事件。
伊朗在美國國內是被深度妖魔化的國家,德黑蘭人質事件則是美國人的痛點。當年伊朗學生占領了美國大使館,這在美國歷史上從未發(fā)生過,對美國而言是一個奇恥大辱。這次伊拉克使館事件差點讓德黑蘭人質事件重演。
保護美國人在海外的利益是美國選民最看重的。特朗普在有了使館被圍事件后,以保護美國人安全為由炸死蘇萊曼尼、對伊朗采取行動肯定能得到選民的支持。正如同特朗普在去年10月突襲“伊斯蘭國”(ISIS)前頭目巴格達迪一樣,是能夠為特朗普拉選票的行動。
界面新聞:伊朗有能替代蘇萊曼尼的人選嗎?是否會對伊朗在海外的行動造成影響?
華黎明:從敘利亞內戰(zhàn)開始,蘇萊曼尼就很強勢地領導了伊朗在中東各國的行動。目前還沒有出現(xiàn)能取代他的強有力人物。
蘇萊曼尼不僅負責策劃領導,他還是把伊朗、伊拉克、敘利亞、也門串聯(lián)起來的關鍵人物。他一死,這根線就斷掉了,也會對伊朗在也門等地的行動造成影響。
美國也是考慮到消滅掉蘇萊曼尼將給伊朗造成比較大的打擊,因此才對其定點襲擊。
界面新聞:與蘇萊曼尼一同被炸死的還有伊拉克人民動員軍的副指揮官,伊拉克深受伊朗影響,該國局勢會發(fā)生怎樣的變化?
華黎明:特朗普這次采取行動只考慮到了國內的選票,但他忽略了一點,我認為是他犯的一個大錯誤:在伊拉克捅了馬蜂窩。
哈梅內伊已經說了要做出強硬回應,回應的方式有很多。之前,在美國退出伊核協(xié)議之后,雖然美國對伊朗進行了極限施壓,但伊朗比較低調,一直沒有出伊拉克這張牌,還是想大事化小。
這次蘇萊曼尼被炸死,如果伊朗政府不采取強硬手段回應,國內的輿論都不會同意,因此它必定要采取報復行動。采取什么樣的行動,做到哪種程度,需要伊朗仔細考慮。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已經召開緊急會議,就是在商量這個對策。
現(xiàn)在伊朗最容易使用的一張牌就是伊拉克,此前伊拉克的反政府游行就是親伊朗勢力與美國勢力之間的博弈。
美國在伊拉克的軍隊有5000多人,而伊朗在伊拉克的勢力非常強大,駐伊拉克的美軍今后可能會成為親伊朗民兵和民眾的攻擊目標。
很可能的后續(xù)就是,美國和伊朗把伊拉克變成互相廝殺的戰(zhàn)場,甚至可能爆發(fā)第二次伊拉克戰(zhàn)爭。這個嚴重后果可能是特朗普沒有預料到的,這樣的發(fā)展也會對整個中東局勢產生巨大影響。
將來美國和伊朗在伊拉克如何博弈、廝殺;伊朗想把反擊做到多大、美國要如何收場,是下一步需要觀察的重點。
專題:美伊滑向戰(zhàn)爭邊緣
還沒有評論,來說兩句吧...